近期,在中外文化交流纪实节目《小伙小妹换游记》中,黄子韬、徐艺洋、诺埃(坦桑尼亚)、朵拉(斯里兰卡)四位中外青年深入彼此国家,体验真实生活。
黄子韬和徐艺洋夫妻俩的首段互换人生之旅,率先走进坦桑尼亚,黄子韬化身马赛部落的放牧青年,接受大自然的洗礼,徐艺洋则加入阿鲁沙的大家庭,亲身体验坦桑石生产制作的全过程。
展开剩余97%换游生活一来就充满挑战,黄子韬草原徒步7公里方才抵达部落。
之后每天早晨6点就要起床,完成数羊、给羊洗澡及全天放牧等高强度任务,平日身裹格子布,用木棍当牙刷,甚至一桶水洗脸又洗脚,活脱脱就是一个非洲“变形计”。
在旅行者的世界里,有些地方一生必须去一次,而东非,值得一去再去。
但真正“不留遗憾”的东非之旅,绝非是节目中苦行僧般的体验。
今年国庆,彼司博克特别推出东非双国精致小团,避开人潮,独享天河之渡终极震撼,穿越坦桑尼亚与肯尼亚,入住第一梯队野奢营地,前4位预订并支付全款的赞粉,免费获得热气球体验!
这是一条“零妥协”的东非行程,让你真正一次玩透,尽情感受彼司博克的非洲游猎美学:用最优雅的方式,邂逅最野性的自然!
从乞力马扎罗到马赛马拉
✈️ 行程概览
国内→乞力马扎罗→阿鲁沙→恩戈罗恩戈罗→塞伦盖蒂→马赛马拉→内罗毕→国内
10月1日 阿鲁沙
我们将入住殖民风格花园酒店 Lake Duluti Lodge,享受“非洲小瑞士”梅鲁火山背景下的悠闲时光,品尝正宗乞力马扎罗咖啡。
10月2-3日 恩戈罗恩戈罗
我们将搭乘25分钟轻型飞机直达曼雅拉湖,探访“非洲伊甸园”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,这也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,栖息着成千上万的大型动物,我们将近距离观察珍稀黑犀牛种群,入住火山口边缘野奢营地 Sanctuary Ngorongoro Crater Camp。
10月4-5日 塞伦盖蒂
在专业向导带领下,我们将乘坐敞篷越野车前往马拉河流域。10月初正值迁徙尾声,可见证马拉河尾声渡河与鳄鱼伏击。期间入住顶级野奢营地 Serengeti Bushtops,可享浪漫的草原日落鸡尾酒会。
10月6-7日 马赛马拉
清晨可搭乘热气球俯瞰非洲大草原(早鸟礼遇),之后乘坐四驱越野车前往马拉河,见证“神的舞台剧”,在专业向导带领下寻找非洲五霸,期间入住《走出非洲》取景地 Angama Mara。
10月8日 完美返程
全程轻型飞机接驳
当大多数旅行者忍受着崎岖土路的颠簸时,本次国庆小团选择全程轻型飞机接驳,这也是全球贵族和明星来东非游猎首选的交通方式。
我们将以优雅姿态翱翔于非洲大陆上空,这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升级,更是对整个旅行体验的重新定义。
我们可以节省60%交通时间,每日多出3-4小时游猎时间,避免浪费在转场路上的黄金时段,9天行程实际上完成了别人12天才能完成的跨度。
而在飞机上我们也将以上帝视角,俯瞰角马群组成的“黑色河流”,清晰辨认火山口、裂谷带、河流生态三大地貌。
乘坐轻型飞机每人有15kg行李专属托运额度,此外,机场接驳无缝衔接,避免敞篷车长途跋涉的暴晒,避免陆路转场的漫天红土。
独家锁定东非“二次渡河季”
东非草原很大,被坦桑尼亚与肯尼亚的国界线分成了两块:小的在肯尼亚境内,名为马赛马拉草原;大的那块在坦桑尼亚,名为塞伦盖蒂草原。
每年5月到6月,塞伦盖蒂草原的青草被逐渐消耗,200多万只饥肠辘辘的食草动物,主要是角马、斑马、瞪羚,为了生存一路北上,跋涉3000多公里,展开凶险而又艰辛的迁徙。
在这一路上,有30-40%的小角马将会不幸夭折,因为对于在迁徙队伍一旁伺机而动的狮子、猎豹,这些刚诞生的小生命正是最容易捕获的美味佳肴。
在逃过重重杀机后,它们来到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草原。此时的马赛马拉正值雨季,水草丰美。
马拉河(Mara River)是整个马赛马拉的核心,全长395公里,由坦桑尼亚延伸至马赛马拉(60%位于肯尼亚),作为一条旱季时也从不断流的固定水源,指引着动物们的迁徙,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水源。
规模宏大的动物群一路奔袭而至,气势恢弘,其中最惊心动魄的要数七、八月时横渡水流湍急的马拉河。
暴涨的激流和鳄鱼的狙击让这成为最艰难而惨烈的一幕,整个渡河过程中被惊扰发生的踩踏、被河流冲走、被食肉动物致死的角马数量惊人,被称为“马拉河之渡”或“天国之渡”。
动物过河是随机的概率事件,随着气候、和现场环境而跌宕起伏,这被称为“神的舞台剧”,也正是这个吸引千万游客争相抵达马拉河的原因。
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的自然界法则,被这片壮阔的大地演绎得惊心动魄,竭尽所能活下去,就是唯一的意义。
每到暑期,马拉河边总是挤满了越野车,游客们在河畔扬起的尘土中争抢机位,见证这场动物界的悲壮盛事。
我们不凑热闹,选择旱雨季交替的10月出发,此时游客量减少70%,让独享无垠草原的奢侈成为可能。
10月初的东非正处于短雨季来临前,气温适中(白天25-28℃,夜晚15-18℃),植被开始返青但尚未茂密到遮挡视线,是观赏野生动物的黄金时段。不像7月的干燥酷热,也不像11月雨季的道路泥泞。
10月,是角马群跨越生死的归途,是掠食者蛰伏后的狂欢,更是草原褪去喧嚣、回归私密的黄金时刻。
虽然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马赛马拉,也有不少的角马还在塞伦盖蒂北部,此时仍然有机会看到角马回迁大军的天河之渡。
但是大自然变幻莫测,无人能保证蹲守一日一定能邂逅此景,它们很有可能仅仅因为天气不好,就待在河边一动也不动。
行程中我们在肯尼亚马赛马拉私人保护区安排2晚住宿,又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安排2晚,就是为了能让你最大概率观看到过河场景。
现在预订国庆东非9天7晚精致小团,还将尊享早鸟礼遇:可免费体验一次热气球游猎(仅限前4位预订并支付全款的赞粉)。
集齐“非洲五霸”
非洲五霸(Big Five)最早是欧美狩猎猎人们叫起来的,说的是最吸引猎人、又最难捕猎的5种非洲野生动物,一般来说包括非洲狮,花豹,犀牛,非洲水牛和非洲象。
南非拥有绝大多数的白犀牛(White Rhino)种群,不过一般认为,跻身五霸的是更加濒危的非洲黑犀牛(Black Rhino),在东非各国均有分布,如肯尼亚的马赛马拉、奥尔佩吉塔、察沃等地区,但种群数量极为稀少。
犀牛拥有庞大的身躯和惊人的蛮力,在自然界根本不存在天敌。
然而随着犀牛角身价暴涨导致的猖狂猎杀,肯尼亚黑犀牛数量在上世纪80年代锐减至不到300头,目前已恢复到近1000头,幸存的黑犀牛主要分布在几个保护区内,以免受到盗猎的威胁。
非洲大象分两种: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,其中草原象约40万头,森林象只有2万头。入选非洲五霸的,无疑是最常见、体型也最大的非洲草原象。
非洲草原象(African Elephant)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,体重约为4至5吨,个别的吃货可以重达7吨以上,身高达四米多,而母象则稍微小一些。
这种体型的庞然大物,即使温顺地在草地上散步,对于绝大多数野兽而言,也是一种无声的威胁。
非洲狮(African Lion)是非洲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、最凶猛的野兽,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,素有“草原之王”的美称。
一般认为,非洲狮分为8个亚种,最常被摄影师拍到、最符合人们心目中非洲狮形象的,是东非狮(又名马赛狮),分布在肯尼亚、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北部。
非洲水牛(African Buffalo),也称非洲野牛,是一种产于非洲的牛科动物,平均寿命15-20年,最重可达900公斤。
非洲水牛既没有硕大的外形,也没有锋利的爪牙,当选非洲五霸,凭的就是它的暴脾气!
虽然非洲水牛是各种猛兽猎食的对象,然而遇害的大多是掉队的老弱水牛。在角马、羚羊、斑马这些食材充足的情况下,狮、豹、鬣狗们通常不会招惹水牛。
非洲豹有两种,分别是花豹(Leopard)、猎豹(Cheetah),而且,这两种豹子区别还是蛮大的。
猎豹:体型瘦长,体重更轻,跑得快(时速115公里),战斗力一般,是猫科动物中的猫亚科,属于小猫,标志性的外貌特征是眼角到嘴角有一道泪痕状条纹,身上都是黑色实心斑点。
花豹:身强力壮,会爬树,性格残暴、战斗力惊人,可以把沉重的猎物拖上树梢,是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,属于大猫,身上豹纹看起来像花瓣状,形似金钱,所以也叫金钱豹。
花豹的速度奇快、生性多疑、狡猾多端,喜欢呆在有遮挡的阴影之处,想要遇见它们,就要碰运气了。
《走出非洲》悬崖美宿
1985年,电影《走出非洲》(Out of Africa)在美国上映,之后一度引爆了美国人去东非游猎的热潮。
整部电影都来自于凯伦·布里克森(Karen Blixen)的亲身经历,也就是她的自传体小说《走出非洲》。
女主角的原型正是凯伦自己,男主角则是著名的英国猎人丹尼斯·芬奇·哈顿(Denys Finch Hatton)。
凯伦和丹尼斯在肯尼亚相遇并同时爱上对方,他们的爱情生长在令他们双双都极度狂热的非洲大地上。
还记得丹尼斯在荒原溪边为凯伦洗头发的浪漫场景吗?电影里的这场戏就是在马拉河拍摄的。
现实生活里,凯伦在29岁那年去了肯尼亚,她就住在内罗毕南边的恩贡山(Ngong Hills)的山脚下,
从1917年一直到1931年,她都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。1931年,丹尼斯死于坠机,她的农场也被火烧毁,回到丹麦后,她写下了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。
《走出非洲》摄制组曾在凯伦故居取景,之后,这所房子被改造成凯伦·布里克森博物馆(Karen Blixen Museum)对外开放。
在恩贡山上,罗伯特·雷德福扮演的男主角用一场野餐引诱了梅丽尔·斯特里普饰演的女主角。
很多游客选择 Angama Mara 酒店,也是想效仿男女主角,在相同的地方来一次野餐。
Angama Mara 酒店位于肯尼亚马赛马拉保护区,旁边就是那道地球的伤痕:东非大裂谷。
在斯瓦希里语中,Angama 意为“悬浮在半空”,Mara 的意思是“斑点”,用来形容大草原上的稀树。两个词合在一起,传达一种“介于天地之间”的避世美感。
从远处看,Angama Mara 酒店坐落在云遮雾绕的断崖之上,就像一个悬浮的空中城堡。
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,野牛角马斑马以及一众食草动物离开了塞伦盖蒂,稳定舒适的温度和丰富的植被吸引它们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地区。
而 Angama Mara 酒店的地理位置绝佳,这里距离野生动物最聚集的马拉三角地带只有10分钟车程,距离角马过河点只需20分钟车程,还有机会看到濒危野生动物黑犀牛。
在阳台的躺椅上,眼前就是草原上正在进行的动物大迁徙,耳边永远是动听的鸟类协奏曲,这独一无二的优势让它被评为“全球十大观景酒店”之一。
酒店矗立在断崖之巅,独特的外观非常吸睛,主楼坐落于突出的岩石上,有着令人惊叹的玻璃围墙结构,环绕着一个巨大的烟囱状柱子。
三十个独立的帐篷,分成两片营地,分布在山谷的两岸。
每间房都有落地玻璃,躺在房间便可以欣赏风景,每间房的面积都超过100平方米。
每间房都有一个大阳台并配了红色摇椅,是消磨时光或者享用私人晚餐的好地方。
房间内部设计模仿非洲狩猎小屋,让我们再次回到非洲的殖民时代。
Angama Mara 酒店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野外体验,比如参观马赛村。
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,马赛人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。手执的权杖,淡定的眼神,旷野中的傲立——此刻的马赛人不仅是牛羊的主人,也是这片草原的王者。
还可以搭乘热气球,在空中感受马赛马拉大草原别样的美。
坐上色彩斑斓的热气球,从几千米的高空,用上帝的视角俯瞰万马奔腾,感受非洲大地荡气回肠的原始篇章,是看动物大迁徙最“嗨”的选项。
飘游在东非草原腹地的上空,脚下是藤蔓覆盖的原始森林和充满野性杀戮的生存通道。
必选项一定是敞篷越野车游猎,一路收获马赛马拉大草原带来的震撼和新鲜感。
在现有的诸多游猎方式中,徒步或许算得上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了,除了要拥有充沛的体力、良好的心理素质,有一名经验老道的向导可能更为重要。
不过不时地发现隐匿在草原中的惊喜,该是对这一路辛苦最好的回报。
彼司博克的向导会带领客人避开猛兽经常出没的地段,只把草原上最动人的一面展示给客人。向导手中的猎枪只是用来吓退可能出现的野兽的,不会真的使用。
游猎途中的野餐也是相当暖心,或在高崖之畔巨树下的荫凉里,或在野花摇曳的绿草如茵间。
丰富的当地新鲜食材和精心烹调,通过无可挑剔的细节一一呈现,不得不佩服当地管家在营造浪漫进餐气氛上的惊人天分。
从野餐盒中拿出精致食物,搭配一瓶冰爽的肯尼亚象牙啤酒,坐在拥有无限风景的“餐厅”里,这一刻,找到了爱上非洲的理由。
游猎归来,在酒店也有很多特色活动等着你。可以参观展示非洲艺术工艺品和珠宝的艺廊,到工艺工作室观看马赛妇女做珠绣,有兴趣的也可以一起 DIY。
尚存旺盛精力的住客,还有健身中心可以挥洒汗水。
或者是在俯瞰大草原的40英尺长的室外游泳池里游泳。
在露天平台上做个 SPA,在图书馆里读本书或是看场电影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休闲方式,总之,出不出门都精彩,你绝对没有无聊的时候。
无比纯净的璀璨星空则是肯尼亚给予夜晚的礼物,每一颗星星都像钻石一样,闪耀着迷人的光芒。
其实,最好的风景就在你房间的私人甲板上,从清晨的活力早餐,到日落后的烛光晚餐,配上欢愉的草原音乐,只有美景与美食,无关风月,更无关烦忧。
图片来源阿根廷国家旅游局 / 酒店官方 /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欢迎随时骚扰小克定制师vx【 zd0991 】
发布于:浙江省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