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模型(航空)项目决赛10月15日进入第二个比赛日,无人机足球F9A(5人制、B球)在深圳龙华文体中心开赛,遥控手掷滑翔机F3K(团体)、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P3D(个人)于观澜湖黎光会所开赛,三个项目全方位展现航模运动多元魅力,成为检验参赛者科技素养与体育精神的重要舞台。
遥控手掷滑翔机F3K(团体)当日已完成11场小组赛。裁判组工作人员介绍:“该项目核心特点在于无动力驱动,选手通过精准控制抛掷力度与角度,为滑翔机赋予初始飞行轨迹;凭借对气流、风速的敏锐感知,通过遥控器调整滑翔机姿态,完成空中巡航、姿态保持等动作,对选手的观察力、操控精度与环境判断能力提出极高要求。”
有“空中世界杯”之称的无人机足球F9A(5人制、B球)项目,作为决赛新兴亮点,以“科技+体育”创新形式开辟三维竞技新赛道。在小组赛中,吉林省代表队表现亮眼,技术扎实、配合默契。决赛解说员赖建青介绍:“项目融合传统足球规则与无人机技术,采用5人制团体对抗,选手操控带护网的球形无人机攻防,以无人机足球撞击破门得分多少判定输赢,赛事节奏紧凑激烈,对团队战术配合要求极高。”
上海队领队徐志刚直言目标是夺冠:“全运会设项对航模运动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,有助于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、调整心态,还能提升其专注力、空间感知力、手眼协调能力与团队配合意识。”
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P3D(个人)项目要求选手操纵汽油机动力的固定翼飞机,在8分钟内按规定航线完成3圈飞行,每圈需精准绕标并完成横滚、内筋斗等特技动作。“既要拼操控反应,又要考验选手对设备和航线的理解,这种操纵技术+心理素质的综合挑战让我特别着迷。”河南队员杨柳直言,“首要目标是冲击金牌,也期待能在这个高水平赛场和全国高手切磋交流、取长补短。”
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模型(航空)项目重返全运会,不仅为爱好者搭建了国家最高水平竞技交流的平台,更推动了“体育赛事+科技科普”融合发展,对提升项目社会认知度、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。(转自10月16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1版)
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