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好啊。9月18日,我国驻法大使馆发布公告,表示近期多位中国游客,在机场高速上遭到飞车抢劫,提醒大家注意安全。怎么注意呢,要寻找可靠的旅行社,不要穿戴名牌服装,购物时要安排专人看管行李,不要让行李离开视线,购物后赶紧上车跑路,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酒店退房时要留意有没有盯梢的,尽量结伴而行,互相关照。好家伙,知道的说你是去巴黎旅游,不知道的,还以为你是要去国统区当地下党,搞潜伏工作呢。
但这些忠告,的确没夸张,这就是欧洲多国的现状。这种趋势其实早就开始了,并且在最近十多年间愈演愈烈。
在戴高乐机场至巴黎市区的高速路上,车匪路霸们盘旋其中,骑摩托车物色和尾随目标,等车辆拥堵或停车时,就冲上去迅速砸碎车窗,抢夺行李,然后迅速撤退,人家就是专业,只抢东西不伤人。我在去年巴黎奥运会之前介绍的治安情况的时候就说过,人家当地媒体特意提醒,虽然偷和抢的犯罪多,但是请游客们放心,也仅仅谋财,不害命,暴力侵害还是非常少的,多注意点就行了,谁出来旅游还不消费点呢?
展开剩余93%尤其是一些犯罪分子,还会专盯中国游客下手,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游客的天真程度首屈一指,缺乏最基本的防范心理,身上带的值钱东西也多,属于天选肥羊。大使馆的公告出来后,许多人震惊于巴黎治安,竟然差到这个程度了吗?而我震惊于竟然有这么多人会感到震惊,信息实在过于闭塞。
许多人可能记得,早在2016年,就爆出过这样的新闻:匪徒们在戴高乐机场附近,拦下一个27人的中国旅游团,向车内喷射催泪瓦斯,然后6名壮汉迅速上车,将行李洗劫一空,谁敢反抗就围殴,最后多人受伤,匪徒成功撤离。2017年,更加夸张,一个近40人的旅游团,在巴黎近郊遭遇抢劫团伙,4名匪徒趁大巴抵达酒店门口,旅客下车时,冲到车内喷射催泪瓦斯,然后拎着行李箱就走。
中国游客往往还对欧洲的警察系统,抱有许多天真的幻想,人人都知道,美国部分地区,是盗抢950美元以下的财物列为轻罪,基本不抓,抓了也很快就放。其实法国更离谱,甭管被抢了多少,只要人没死伤,那就基本不管。我这点儿警力,那死伤的都管不过来,你就别给我添乱了。
2016年,华侨张朝林在巴黎市郊遭到抢劫,头部遭受重击,昏迷五天后去世,法国警方连凶手都找不到。法国华人维权中心主任称:在这里的华人哪一个没被抢劫过,实在忍无可忍了。于是事情发生后,近万华人上街抗议,要求法国改善治安,保障华人华侨的生命财产安全。这一下子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,震慑得人家都不敢跟家里呆着了,只得当街抢劫抗议者,被群众当场制服,扭送警察局。
其实这样的抗议,也搞过好多次了,没什么效果。2010年,巴黎美丽城酒店的一场婚宴上,众多华人华侨宾客齐聚一堂,结果20多名匪徒在散场前,堵住酒店出口,出来一个抢一个,许多人吓得躲在楼内不敢出门,一位合法持枪的华人好汉(钟少武)挺身而出,鸣枪警告,匪徒们嘻嘻哈哈视而不见,于是好汉开枪击中了一名匪徒的屁股,这下匪徒们一哄而散。
法国警方姗姗来迟,把好汉带走。这打的哪是匪徒的屁股啊,这打的是法国警方的脸。法庭以故意伤人的罪名,判了钟少武一年半。为此,巴黎华人举行了2万多人的大抗议,结果不到一年,匪徒再次堵着美丽城酒店抢劫,将酒店老板儿子打成重伤,昏迷数周,警方还是抓不到罪犯。
所以游客普遍反应,在欧洲报警纯粹是个心理安慰,实际上一点儿作用都没有,等回国了,更不可能追责了,纯纯吃个哑巴亏。警方也乐见其成,受害者没有了,等于案子就没有了,等于没有发生盗抢啊。大家在国内翻翻相关内容的评论区,一半都是诉苦的。
在这种奖励机制下,盗抢事业自然就红红火火起来,后来都不等你停车了,2023年,某网红坐车在巴黎的高架桥上行驶,飞车党就冲上来哐哐砸车,司机还没摸着头脑,正寻思谁全责呢,结果一行六人全部被抢劫。可是因为无人受伤,法国警方连立案都懒得立。
据欧盟统计,2023年,欧盟国家登记的盗窃案件约为540万件,较 2021 年(下同)增长 23.5%。入室盗窃案件为 123万起,增长12%,抢劫案件超26万起,增长13.2%。这大概是什么概念呢,欧盟人口4.5亿,不到我国的三分之一,但是抢劫案总数量是我国的40倍,这还是因为欧洲报案率不到50%。根据统计,即便是汽车被盗这样的重大案件,在我国几乎100%报案立案吧,但在欧洲仅有60%多,就这也已经是报案率最高的类别了,大部分偷骗抢因为数额低,民众知道报案也没用,所以其实都不会被纳入统计。
比如强卖流,你正在大教堂广场上喂鸽子,忽然一个老外上来,给你套个手绳,说是代表幸运,绑的还是死结,绑完张嘴就是20欧,多的甚至50欧、100欧,你看着最多值2毛钱的义乌小商品,明白了人在极度无语时的确会笑。不交还不行,绑完之后就会围上来好几个大汉,目露凶光,你一怒之下怒了一下,花了半天时间,砍价到10欧,交完钱正肉疼着呢,刚才给你了一把玉米粒,让你喂鸽子的大妈,也围了上来,说那把玉米粒也得20欧,欧洲物价高,玉米粒就这么贵,合理。全程警察就在不远处看着,假装无事发生。
还有合影流,你正拍照呢,忽然几个老外小孩围上来要跟你合影,你以为自己也体验了一把当老外的感觉,结果拍完照人家伸手就要20欧,你骂骂咧咧删照片走人,回头一摸钱包没了。也有人会穿着玩偶服,在街上游荡,你一看以为进了迪士尼,赶紧拿出手机来合影,甚至他们会趁你自拍时,主动挤进镜头。你还以为是老外热情,人家说我们是热情,只是热情不免费啊。肖像权你懂不懂?你不懂肖像权,还不懂自由吗?不懂自由,还不懂欧洲吗?
还有签名流,你站在名胜古迹下,伴着塞纳河滂臭的晚风,深吸一口正宗老巴黎风味空气,忽然路边一女子掏出一块签名板,说仰慕中国许久,能否签个名留念,你顿时受宠若惊,刚要拿笔,却感到第三只手正在翻你包,签名板原来只是为了遮挡视线,能挡,但是只能挡一点点,主要作用是防尴尬,你装作看不见我在偷,我也装作不知道你看见了,咱们顺顺利利的走完流程,谁也不尴尬,相当优雅。你要是撕破脸不配合,我还得告你性骚扰,那多麻烦,既耽搁你旅游,又耽搁我营业,时间多宝贵啊,忍一时钱包干净,退一步两手空空嘛。
意大利的签名流相对比较含蓄,一般是在街边摆个桌子,放着纸笔,呼吁环保、慈善之类的,随便什么。这时候桌子后面的人看见你了,就说,签个名支持一下环保事业,你心说国外就是进步,一签名,交钱吧您嘞,怎么,不想给,这捐款协议上签着你名字呢,你不知道要捐钱?这不明文写在底下呢,就是字号有点小,没带放大镜的话不太好认,这也不是故意的,字号大了写不下,理解万岁。
意大利的浪漫程度,一向是不输法国的,女性游客走在意大利,可能会有帅小伙冲上来,一边给你塞玫瑰花,一边还要跟你拥抱贴面,你一看,哟吼欧洲人果然浪漫,贴面礼就是热情,一个失神,包里的财物就被顺走了。女性歹徒会更直接一点,一手往你手里塞玫瑰,一手就开始在你包里翻钱,拥抱贴面也免了,一点儿都不见外。在意大利,有时还会遇到假警察,拦下你查护照,查钱包,看清你有多少钱后,就随便找个理由把钱“罚”走,你还十分困惑,为什么不戴帽子也会违法,这法律管的也太宽了吧。
对于立案难的问题,某台媒感受颇深,2015年,法国的一次活动中,劫匪当着全球记者的面,把台媒的工作人员们抢劫了,被摄像机全程记录了下来。记者去报警,警察给了个电话号码,说你打这个电话处理,记者去打,结果根本没人接听,就这么明晃晃的被踢皮球了,抓劫匪什么的,根本无人在意。
面对这样的现状,来自台湾的龙阿姨是怎么说的呢,她在意大利一不留神,也被偷了300欧,随后发文表示,“小偷可能正痛苦地需要钱,转换他的命运、他孩子的命运,而我只需要一个真心的笑容,就能转换自己的心情。”意思是我的损失,和小偷的苦难比起来,不值一提。就差再说一句:我们被抢的都有罪了。你看,还是发达国家教育人,在国内面对礼遇和尊重,趾高气扬的表示,别跟我讲“大国崛起”、“血浓于水”,我只在乎小民尊严!到国外当小民被盗抢了,也不谈尊严了,立马和犯罪分子共情起来,连报警的仪式感都免了。
咱上面说针对华人,指的是华人身上发生的比较多,并不代表着,歹徒就不会去谋害其他人,其实不管是其他国家游客,还是当地居民,都深受其害。比如英国的飞车党,就偏爱抢手机,可不管你是哪国的,他们大多骑着摩托车、电动车,甚至是滑板车,从马路边呼啸而过,看到玩手机的就直接薅走,手法娴熟、效率惊人,根据英国当地机构调查,过去一年里,仅在威斯敏斯特区牛津街上,每15分钟就有一部手机被抢,日均损失手机近百部,88%的人认为,抢手机已经成为了困扰英国的严重问题。
根据媒体调查,英国犯罪组织已经把盗抢手机,视为了比搞黄赌毒利润更高,风险更低的创业项目,而且主要是青少年团伙作案,这样的话被抓了也没事。团伙成员表示,自己14岁就开始在道上混了,“我混的比你早点”,飞车抢手机很简单,就像抢婴儿手中的棒棒糖一样,他将其比喻为现实GTA,感觉超有趣,超有成就感。媒体表示,盗抢手机已经形成了工业化产业链,流水线式作业,抢来的手机没几天就会被转卖或拆解,运往尼日利亚等海外市场,效率比正规外贸企业还高。
一位英国记者(James Hanson)表示,自己两年前刚到伦敦时,朋友们纷纷提醒他,千万别在街上掏出手机。结果他不以为然,以为那只是媒体报道的个例,结果到了伦敦没多久,他的手机果然被抢走了。
为此,伦敦警察厅、市政厅联合数码零售商,在上个月发起了“当心抢劫”(Mind the Grab)活动,方法是在人行道两侧,贴上紫色的标语,提醒人们看好自己的手机,小心抢劫,收获了广大伦敦居民的嘲讽,说这个叫“紫色魔法结界”,可以说在伦敦,人们已经丧失了随意使用手机的自由。
可能有人会问,能不能绑个带子,把手机挂在脖子上,我劝你最好不要有这种想法。今年7月,因为脖子上戴了个金项链,美国游客在米兰火车站外,被两名歹徒袭击,其中一名歹徒手持13厘米的刀,刺伤了游客的脖子,血流一地,游客的金项链和行李被抢走。这位受害者失血1.5升,事后幸存了下来。他说,两名袭击者看起来就像9·11的劫机者,我知道美国移民问题很严重,可是这里的情况更糟。这些移民来到这里肆意妄为,这里已经成了恐怖分子和恶棍的游乐场。
伦敦警方也曾搞过专项严打,一周之内抓获了200多名手机窃贼,查获1000多部被盗设备,但可惜因为许多都是未成年人、难民,以及监狱人满为患,无处关押,只能缩短刑期,提前释放轻罪者。这导致犯罪成本极低,追回赃物更是别想。对此,当地居民表示,严打什么的,毛用没有。
维权困难的情况,也不止出现在普通人身上。比如2016年10月,美国网红金·卡戴珊(Kim Kardashian)在巴黎活动期间,入住当地的豪华酒店。凌晨三点,数名假扮成警察的匪徒,闯入其房间,用胶带和尼龙扣将卡戴珊捆绑在床上,洗劫了她1000万美元的珠宝首饰,然后扬长而去。
卡戴珊的这批珠宝里,其中一颗钻戒就价值400万美元,是她当时的丈夫侃爷送的订婚戒指。如此大案,次年警方才抓到人,结果发现歹徒居然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,当然,不是因为他们老了,生活贫困,才去干抢劫,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职业犯罪团伙,有大量犯罪记录,发挥余热,没想到老当益壮,上来就干了把大的。
他们执行这次犯罪,也并没有非常缜密或者高科技,纯粹是借助了安保特别松懈。这处豪华酒店被称为“无地址”场所,专门接待名人富豪。几名匪徒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抵达现场,穿着假警服,让仅有的一名门卫开门之后控制住,用枪指着门卫问:说唱歌手的老婆住哪里!
门卫就带匪徒过去,破门而入。现场到处都是这些匪徒的指纹。他们离开途中,一个人的自行车还爆胎了,装珠宝的包也裂开了,一条2.4万美元的钻石项链掉进了排水沟,第二天被一名路人拣到,这路人还自己戴了一会儿。卡戴珊被抢劫的时候,已经洗完澡,只穿了一件浴袍,捆在床上的时候挣扎,还把自己的浴袍敞开了。当时卡戴珊想:我肯定会被强奸的。结果居然都遭到了大爷们的无视。谁理你啊!老大爷看你一眼,都是对自己年龄的不尊重。
因为涉案金额过于庞大,而且受害者还是名人,所以人还是抓到了。但是由于低效的司法系统,一直拖了9年,直到今年的4月份才开庭。这时候罪犯们是什么状态了呢?十人团伙里,其中一位嫌犯都已经去世了。还有一个人患有癌症,需要不断化疗,基本没有出庭过。
主犯,也是策划人克达什,69岁了,在团伙里算是中波溜吧,当年犯罪的时候也才60岁,正是闯的年纪。他招募同伙,下达指令,并且安排钻石在比利时销赃。这位老大爷现在已经基本失聪,只能通过屏幕阅读法庭指示,腿脚也不利索,需要拄拐。我们看这照片啊,人还是挺精神的。他被判8年监禁,缓刑5年,等于不用服实刑。
其他人也都为缓刑,不用坐牢,还有2个盯梢卡戴珊的被判无罪。最6的是已经71岁的阿巴斯(Yunice Abbas),他就是那个不知卡戴珊,只知“说唱歌手妻子”的那个人,2021年还出了一本书,这回知道卡戴珊是谁了,叫《我绑架了金·卡戴珊》,通过卖书又小赚一笔。
卡戴珊的这个案件出现了枪,犯罪用手枪进行威胁。欧洲一般的小偷小抢的确犯不上用枪,因为抢点钱不会怎么样,用枪警方就更重视了。但枪支犯罪在欧洲也越来越严重,往往是贩毒团伙。欧洲媒体统计了欧洲大城市里枪支犯罪情况,分成了5个档次。前三个档次的我建议大家记下来,到欧洲不管是旅行还是公务,都得小心。
最危险城市:比利时布鲁塞尔,瑞典斯德哥尔摩,法国马赛,荷兰阿姆斯特丹。布鲁塞尔是欧洲今年最危险的大城市,前8个月已经发生57起枪击事件,多数都是帮派火并。当地检察官说,因为民众可能被流弹击中,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。斯德哥尔摩,贩毒团伙喜欢雇佣青少年,做杀人或者爆炸的事。瑞典的马尔默、哥德堡等犯罪率也在上升,今年瑞典全国已经发生了113起枪击事件,33人死亡。
马赛,欧洲枪支犯罪最猖獗的城市,毒品交易泛滥。今年枪击案件比去年还好了一些,并不是因为警方工作取得了成效,而是因为最主要的帮派DZ家族在战争中击败了尤达家族。
阿姆斯特丹的帮派更喜欢爆炸,而不是枪支。2023年有记录的爆炸事件就有197起。我们想想,220平方公里的一块地方,还没有上海市宝山区大,一年近200起爆炸事件,这是什么概念。
第二档次,中高风险城市:法国巴黎,丹麦哥本哈根,希腊雅典,葡萄牙里斯本,意大利罗马,西班牙马德里。巴黎2024年发生了34起凶杀案。里斯本枪支犯罪严重。罗马则与黑手党式处决有关。
第三档次,中等风险,奥地利维也纳,捷克布拉格,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,克罗地亚萨格勒布。这些就相对比较轻微。有意思的是布加勒斯特,去年6起枪击事件中,大多数是街头争吵或者道路争吵引发的。所以如果去那里,记得千万别路怒。
剩下两个档次就是低风险和安全了,我在这里一并说一下:德国柏林、爱尔兰都柏林、芬兰赫尔辛基,匈牙利布达佩斯,波兰华沙,卢森堡的卢森堡市,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。
面对这一现象,我展开了今日份的反思,欧洲因为经济下行,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,却还在大量引进移民、难民,结果就是本地人和外来者一起失业,欧洲各国的治安情况明显恶化,并且仍在加速恶化中。1980年代,日本曾经出现过一种病症,叫做“巴黎综合症”,指的是日本旅行者在巴黎游览后,因为现实和想象产生的巨大差距,引发了恶心、失眠、抽搐、恐惧、羞耻等症状。我国的一些旅游者,显然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,所以为了人们的健康着想,我们还是得多做此类话题,帮更多人打好预防针,大家觉得我反思的怎么样?好了,本期就介绍到这里,咱们下期见~
发布于:北京市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